English Italiano 登陆邮箱
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要览 > 科研成果 >

我国中小学教学方式的百年变革与反思研究

时间:2017-07-28 17:23编辑:admin

    2016年11月4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允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中小学教学方式的百年变革与反思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4)在曲师大教科院会议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李如密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张良才教授、胡钦晓教授、唐爱民教授、孟令奇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山东师范大学孙宽宁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的刘淑杰教授,齐军副教授等参加了开题会议。专家组首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对课题汇报,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审议,对本课题给予了全面、深入、具体的评议和建议。

   对本课题的评议意见如下:

   1.课题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学方式研究是教学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课题能够以历史的眼光看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不只是历史事件的简单描述,力图通过对教学方式历史变迁的梳理,分析和挖掘其中蕴涵的机理和内在的规律。无论对教学理论相关研究的丰富、澄明,还是对教学改革的理性引领和实践操作,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2.课题有较高的难度。教学方式的内涵与外延见仁见智,百年变革曲折漫长,起点与节点的选择与划分,不同时段有无突出特点以及典型性,影响教学方式变革的因素划分,内在机理与规律的寻找与挖掘,现实的关照与未来的展望等诸多方面都考验着研究者的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研究的价值与挑战性并存。

   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专家老师也就如何完善课题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

   1.对教学方式概念的梳理与澄明需要做足够和详细的工作。教学方式的本质是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实践模糊的概念需要找准基点,从多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从词源上、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中、约定俗成的实践中多角度进行,以避免研究中语焉不详、边界不明的误区。

   2.百年变革历程的串联,需要着力关注变革有无典型类型和范式,应对不同时期变革的效果做出评价和判断;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嵌入“亲历者”的讲述;对于纵向的分析应对一般百年变革研究多忽视的“民国时期”和“文革时期”给予重视;横向的比较应对国外对我国“传统方式”的青睐做深入的分析。

   3.课题内容和幅度大,可考虑进行课题分解,做恰当的子课题分工,注意课题研究成果与课题的符应和价值。

   专家对课题的建议,开阔了研究的视域,消解了某些困惑,明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研究的深入有效进行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文化部方位图|版权保护|免责声明|访问分析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卫路杜仲公园内 邮编:100024